7/24/2016

第五章守中章

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﹔
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
天地之間,其猶橐籥乎。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。
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。

【白話文】
大自然沒有偏愛,把萬物當成芻狗,(任其自行榮枯)
聖人沒有偏愛,把百姓當成芻狗,(任其自行興衰)
大自然就像個風箱,內容空虛卻不致匱乏,一有作用就不斷地產生東西。

管得多了,反而加速敗亡,還不如守住虛靜的原則。

2 則留言:

林裕祥 提到...

【重點】
• 人如何自處?法天地而對自己與萬物不仁嗎?還是要對自己仁,讓自己保持有作用而不被視為芻狗而遭棄。

Unknown 提到...

司馬遷把老子,莊子,韓非并列爲,道德家。而老子講的是原則,道,虛無,無爲。因爲微妙難識,每一家,每個人都可以拿來引申。我們今天才有機會拿來討論。至於其原意,衹要能適用,何妨各唱個的調。2500年的運用,以仙家的修煉,最能發揮那個“微妙難識”的部分。無爲則是明哲保身,免於被殺戮的處世哲學。芻狗應該是無爲的運用。有人説,毛澤東是把老子發揮的淋漓盡致的人。謀略家把老子奉爲聖經。注解老子,貴在能成一家之言,至於原意?有用比較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