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/10/2016

第三十八章處厚章
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﹔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

上德無為而無以為[﹔下德無為而有以為]
上仁為之而無以為﹔
上義為之而有以為。
上禮為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扔之。
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
夫禮者,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。前識者,道之華,而愚之始。
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﹔處其實,不居其華。故去彼取此。

【白話文】
明瞭賦的人,知道“”不能用心機求的,所以保存了
誤解的人,不放棄操作利用,所以失去了
明瞭賦的人做事依順自然,無心於為,而且沒有目的。
行仁的人,有心於為,但是沒有目的。
行義的人,有心於為,並且有目的。
行禮的人,有心於為,不但有目的,目的達不到的話,還會無禮地勉強別人來順從。
所以失去道才需講求德,失去德才需講求仁,失去仁才需講求義,失去義才需講求禮。
到了需要講禮的時候,表示忠信的關係已經微弱,大亂就要開始了。以前那些以為禮可以安定人間的人,就會把握“道”的浮華外表,其實正是愚昧的開始。

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(忠信),而不重視澆薄(禮節)。存心實在,而不重視浮華。就是要捨去“禮”之類,而把握“敦厚”,“樸實”這種配合道的做法。

3 則留言:

林裕祥 提到...

追加說明: “無為”(依順自然,無心作為,無所作為)與“為之”是相對的。“無以為”(沒有目的)與“有以為”(有目的)也是相對的。但是兩組間是獨立的,所以不會有衝突。三輪體空的布施就是“上仁“的例子。

林裕祥 提到...

【重點】
• 本章是“老子上經”首章。老子似乎認為“德”(稟賦,天性,萬物得之於道者)與“無為”(依順自然,無心作為,無所作為)是不需要詳加解釋的。
• 上德、下德中的上下若為形容詞那稟賦就有上等、下等之分;應作動詞用,“上”解為明瞭,順應,與推崇;“下”解為誤解,操作利用,與貶抑。
• 推崇德(稟賦)的人不刻意“修”德,才能“有德”;貶抑德(稟賦)的人認為德不夠好,所以才不忽略修德,反而失去德。
• “無為”(依順自然,無心作為,無所作為)與“為之”是相對的。“無以為”(沒有目的)與“有以為”(有目的)也是相對的。但是兩組間是獨立的,所以不會有衝突。三輪體空的布施就是“上仁“的例子。
• 帛書版無“下德無為而有以為”,應刪。不刪的話“下德“與”上仁“的關係說不清。
• 禮》忠信之薄》亂之首:這樣的論述對有些人來說可能跳得太快。可以多加幾個步驟。講究基本禮儀〉注重表面形式〉淪於虛偽〉缺乏是非〉失去真誠〉不忠不信〉天下大亂。這類論述在《莊子》裡非常多,非常精彩。認為儒道同源的人可以深入研究。

Unknown 提到...

我對夲章的拙見与心得

班長詮釋的"德" 是"廩賦" ,与下列互动百科link中 的主張不謀而合:
http://www.baike.com/wiki/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
其文章结尾處提及:"
本章开始进入“德篇”。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”,一路下来就是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的顺序。到“礼”的时候,社会才建构起来,就像儒家所说的制礼作乐,但这样一来反而产生了后遗症,因此,老子的想法是要回溯到根源,掌握“道”与“德”。“德”是指禀赋,等于保存好自己的禀赋。所以守住内在本性就够了,外在的一切安排得愈多,困扰反而愈大。"
個人認為此説法將"德" 指為"稟赋","本性" 与儒家的"明德"有相同之處,或可引申儒道二家是有相輔的見解。

但我們常説"道"是本,"德"是用。我認為德是顯現於外在的行為。所以我較贊成以下随意窩Link 中的説法:

http://m.xuite.net/blog/chun.hung693/twblog/155961219
而將其上德的定義: "真正好的德行(上德)..." 可加改為"真正合乎道而表現於外的行為(上德)"..
所以"不德"是"豐沛到平凡無奇,讓人不自以為是德"。 "不失德"是刻意作做,為"得"而有所的作為。
這又回到"明明德"与"修道"的工夫。我們不只是要"因為是對的"所以我們要去做(下德), 而是要達到"隨心所欲",而我們的行為能不逾矩,或不違道(上德)。
愈是能強化我們"明德"的本性,愈是能充分內修而得"道",我們的舉止將自然而然遵循著唯獨人才俱有的"善"的本性(四端), 這世界也無需有仁,義,禮,法來刻意約束我們的行為了(下德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