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/12/2016

第四十章反覆章

反者道之動﹔弱者道之用。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

【白話文】
“回歸”是“道”活動的表現;“柔弱”是“道”作用的表現。

天下萬物源自於“有名有形”,“有名有形”再源自於“無名無形”。

1 則留言:

林裕祥 提到...

4. 既然“回歸”是必然的趨勢,人們除了配合,還有其他選擇嗎?配合趨勢與順從回歸看似“無目的”卻是唯一的,“不得已”的路線。雖然說是“柔弱”,其實更需要智慧,看透了趨勢,就順應它。
5. “有”與“無”:常見的說法是“無”指“道”,“有”指“德”。這說法光在道德經中就有很多矛盾,例如“有物混成”,“道生之,德畜之”。何況“道”與“德”在道德經中已經用了那麼多次,實在沒必要再用更抽象的字眼了。再說“德”是萬物得之於“道”者。也就是“德”與“萬物”是不能分開,不能有先後的。
6. “有名有形”與“無名無形”的說法取自王弼注“無名,萬物之始﹔有名,萬物之母”。這是針對人的感官(形)與理智(名)能力。是人在思考萬物來源是可以掌握的兩個觀點